再一次于凌晨从被窝中冻醒,辗转反侧了许久,决定写一篇博文。作为探讨爱情观的博文,可以说这是所有我写过的非技术类博文中的一股清流。
从节奏谈起
节奏作为开场最为合适不过,小学上音乐课老师就夸我打节拍特别准。确切的说,这种节奏感也可以说是从小学开始的。小学时连做作业都是按照老师说好的节奏来的,五一七天假,每天写一点作业然后去玩,遵从完美的规划。然而第七天的时候,母亲做完农活回来,见我还在不紧不慢的写作业,问我写完了没,我说还没有。于是她把我整个作业本都撕了。我流了会眼泪,然而赶紧苦逼地赶起了作业,终于写了一下午写完了。那是我第一次发现deadline之前的效率是最高的。于是从那之后我换了种节奏,每次放假都是先玩命把作业写完,然后随便玩。当然不都是纯为了完成作业而去做作业,例如初中的时候感觉做英语题是种享受,每次放假当晚我都会拿出所有的英语题试卷堆在桌上,然后奋战1个多小时,享受虐题的乐趣。8开的试卷,单面3分钟,正确率95%,这是当时我创造的记录。
这种节奏从小学到高中结束,一路感觉特别顺畅,可能是节奏路线和大主题契合的缘故。在这种节奏下,不用考虑deadline
,因为很少会遇到。直到上了大学,这种境况被打破。
deadline方式的崛起
没错,大学可以看作是deadline
方式崛起的元年。大一的时候把很多精力放在高数上,以为可以凭借高数制霸学院
,然而最终发现自己还是太naive
,连自己宿舍的一个江苏的哥们都比不过。在两次高数期末考试都徘徊在90分边缘后,我决定转变思路,找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于是在大二一年,考了英语4、6级,计算机2、4级,不过后来发现这些东西并没什么用。其实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些跑偏了,不再像大一学高数那样花费很多经历在上面,而是在考试前的半个月内开始突击模式
,这个时候终于看到deadline
方式的高效。从此开始愈发喜欢上了这种方式,以至于后来很多地方都在用,包括研究生阶段的考前复习,找实习,甚至是学位论文的开题。很多时候做事是迫于deadline
的压力,常常差一点点就超过deadline
了,不过好在凭借运气苟活
到现在。
实习之后发现deadline
竟然在工作中广泛使用。每次接到需求都要预估一个deadline
,然后为了按时交付有时就不免加班完成。
deadline几宗罪
然而deadline
带来的负面效应太多,首先它打乱了节奏
。我不得不将生活状态划分为平常状态
和deadline前夕状态
,然后在分界岭出来一个突变,踩一脚油门开始变速。这对于我这种单线程工作生活的人来说是种挑战,常常在各个deadline
间疲于奔波,感受不到那种从容
。其次它忽略了过程,没有了全程参与给予的享受体验。
具体到自己身上,因为有些deadline没有确定好,所以直接忽视掉。例如现在处于找工作的状态,然而校招快结束了还没有出手,主要原因是不清楚deadline
是什么时候,总是觉得时间还有很多,过段时间再想也没事。哪怕是有人催,还是没有动力跑。总觉得青春一大把,却没有认识到青春是最不能辜负的。
启发式
我在人工智能领域看到了上面问题的影子,说这句话不是想吹牛逼,而是想说我在AI的接触中体会到了同样深深的无力感
。在AI中很多问题是存在精确解的,但是需要的时间或空间都是超乎想象的,由于耗不起,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但是怎样以小的代价逼近精确解呢,这个很难说,其中有一种方案就是采用启发式的策略。大致就是说,我们在这个时刻是肯定不知道怎样才是全局最优
的,但是我们可以使当前的局部状态
保持最优的,然后结合实际不断调整,尽量使得全局最优。但是这样真的很靠谱吗,不一定,就像爬一座山,想要最快地到达山顶,于是找最陡峭的地方爬,因为这里是升的最快的,但是爬着爬着,越来越平缓,甚至最终就成了平路。于是站起身想要感叹一览众山小
,结果发现自己爬的只是个小土坡,真正的高山在身旁矗立着。
尽管可以尽可能避免出现这种窘境,但是即便是引入随机,也要不断尝试,迭代,调优,要重复很多次才能找到比较理想的模型。然而,生活不是这样,生活中没有Retry按钮,所以只能一气呵成。
正题
前面说的貌似离题了,其实不然。身为一个学物理出身的,我始终坚信,万物同理
。所以,再次展示下我的逻辑思辨过程。
简要回顾
对于异性的好感是从幼儿园开始萌生的,当时觉得一个女孩蛮漂亮,然后过了段时间觉得自己之前的认识存在问题。过了段时间决定另外一个女孩蛮不错,再过段时间觉得很一般。如此反复几次,我对自己的审美观彻底失去信心。这种审美观的自卑使自己一直处于观望态度,因为怕选择出错,所以一直没有选择。这种暗恋
的方式至少从表面看是无害的,所以这种方式一直使用了10多年,直到现在。
上了大学后总免不了被亲戚催着找对象,然而我都可以找到理由搪塞过去。身为一名理科生出身,最不缺的就是理由啦。其中一个理由不光糊弄了别人,也糊弄了自己,它的内容很简单,是这样的:“我觉得谈恋爱肯定要吃吃饭、出去玩一玩什么的,而这些是需要钱的。肯定不能用父母的钱来扯这些没用的事,所以要自己有经济来源。但是我哥哥告诫我不要因为去挣眼前的小钱而失去了挣日后大钱的机会,我觉得好有道理,所以我就不会因为这个去参加勤工助学、当家教了。既然这样就没有经济来源了,那就不用谈恋爱了。”这个理由很简短有力,我自己都信了。虽然后来自己参加过勤工助学、当过英语家教,然而挣的钱都当伙食费吃掉了,而且觉得很合理。
吐槽部分
- 根据6度空间理论,任何两个人想要建立联系最多经过6个人就够了,后来还有人证实了好像只要5个人?这块记不太清了。总之想要进入到某个社交圈并不难。
-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总是建立在相处的基础上,也就是
日久生情
了。对于这种现象理解起来就比较多元化了,直观地感觉这不就是一句废话吗;心机一些的理解是想要和一个人产生感情, 只要适当地多接触,最终成为TA生活的一部分,就自然而然成功了。 - 未来是不确定的,这是美好也是残酷的地方。对于未来的期待可能是出于对现状的不满和不甘,也可能只是单纯的期待。但是这个期待最终会成什么样子,这个谁都说不准。具体到本文的主旨,未来会遇到什么人是充满未知的。我曾为《假如爱有天意》《我脑中的橡皮擦》这种刻骨铭心的爱而感动,虽然我更多在影视剧中看到;也曾为见到很多年近而立之年的高校老师急于结婚而参与到各种相亲交友活动而唏嘘,虽然这一幕在生活中常常看到。量子力学告诉我们想要预测到未来是不可能的,实际状态会在临近真相的那一秒瞬间
塌缩
。
综上,无论是相识相爱,或是谈婚论嫁,都是在自己的一个小圈子中做出选择的。这个圈子是动态变化,可以想象成钱钟书先生说的“围城”。自己究竟会选择哪一个相伴终生,取决于做出选择那一刻圈子里的人。无论是选择等待还是选择扩大圈子,无非都是想在一个适当的时机在合理的圈子中做出合理的选择。但是什么时候算合理呢,这个谁知道呢。可能在感觉心满意足的时候,可能在感觉身心俱疲的时候,可能在迫于身边压力的时候,放弃了等待,做出了选择,于是诸多不确定的东西瞬间确定了。此时的爱情就像薛定谔的猫
,任何揣测都是徒劳的,打开盒子的一刹那,是生是死一目了然。
思考
但是知道了真相后会怎样呢?不知道,不瞎说了。
爱情观
爱情观,择偶观,在我看来基本等同。还是那句话,万事万物皆同理。
- 首先我给自己设定了
deadline
,不管是出于对自己、家人的负责,还是作为一个缓兵之计,deadline
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将28岁作为结婚的deadline
,那么向前倒推2、3年,就是恋爱开始的时间。
除非自己在28岁左右事业、生活中有很大波动,否则这个deadline
还是很靠谱、很稳定的。 - 其次我在找寻的过程中使用启发式的原则,在
best case
和worst case
之间做出决策。决策依据是和自己的契合
程度,这个没办法量化,只可意会。
总结
无论是爱情、生活,等待都是整个环节中的一部分。但是无论选择怎样的出行方式,最要紧的是尽快上路
,别磨蹭。节奏路上找,风景路上看,至于何时遇到何人何时,看自己,也看别人。一切随缘又非缘。
写到这里,我决定把工作找了先。